eSIM手机五问:怎么办理?如何收费?

eSIM 究竟是什么?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通信技术也在不断革新,eSIM 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据苹果官网介绍,eSIM 是一种数字 SIM 卡,它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在,颠覆了传统实体 nano-SIM 卡的模式 ,能够让用户不必使用实体 nano-SIM 卡,就可以激活网络提供商提供的蜂窝号码。使用 eSIM 时,用户无需再经历获取、携带或调换实体 SIM 卡的繁琐流程,也无需苦苦等待 eSIM 寄达,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中国移动一家营业厅的工作人员给出了更为通俗的解释:eSIM 是一张虚拟卡,通过写号,也就是直接将号码写入设备实现通信功能,将用户原本的实体 SIM 卡号以无实物方式内嵌至新的终端。这就好比把传统的钥匙换成了电子钥匙,无需再携带沉甸甸的实体钥匙,只需一个电子凭证就能轻松开启通信的大门。


原实体卡何去何从?

当我们满心欢喜地准备拥抱 eSIM 带来的便捷时,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激活 eSIM 后,原实体手机卡还能用吗?

苹果官网明确介绍,要在 iPhone Air 上激活 eSIM,需要前往运营商的线下营业厅办理 。一家苹果授权专营店工作人员也再三强调,苹果门店无法办理 eSIM 相关业务,所以大家可别跑错地方了。

中国移动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和中国电信热线客服均给出了一致的答复:用户原有的实体 SIM 卡号码被写入 eSIM 后,将无法使用。这就好比一个账号不能同时在两个不同的设备上以相同的身份登录。因此,若用户原实体 SIM 卡还需使用,应当办理新号写入,就像重新申请一个新的账号来使用。


办理流程大揭秘

对于渴望尝鲜 eSIM 业务的用户来说,办理流程是他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据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官方公众号发布的信息,用户均可前往营业厅门店开通 eSIM 手机业务。这两家运营商营业厅工作人员均热情表示,用户可以直接携带身份证和支持 eSIM 的终端设备前往门店办理业务,无需提前进行繁琐的线上预约,就像去超市购物一样方便,随到随办。

中国移动营业厅的一位工作人员特别提到,因 iPhone Air 机型 22 日发售,营业厅将于 22 日起正式开始办理 eSIM 手机业务,就像是为这场科技盛宴拉开了专属的办理序幕。

而中国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则表示,办理 iPhone Air 的 eSIM 手机业务需要线上预约,后续办理方式需等待具体通知 。截至发稿,中国联通 eSIM 在线已预约人数超过 18 万,如此火爆的预约场面,足以看出大家对 eSIM 业务的热切期待 。


费用详情早知道

当我们深入探究 eSIM 业务时,费用问题无疑是大家最为关心的核心要点之一。目前,关于手机 eSIM 业务的费用标准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尚未有明确且统一的规定 。中新经纬走访的三大运营商营业厅工作人员均坦诚表示,暂未办理过 eSIM 手机业务。不过,中国移动营业厅一位工作人员贴心透露,22 日用户携终端到门店办理手机 eSIM 业务是免费的,就像是为首批尝鲜者送上的一份特别福利。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热线客服同样给出令人安心的答复:办理该业务无需手续费 ,让大家可以更加放心地去体验 eSIM 带来的全新通信感受。

据了解,中国联通营业厅现在可以办理的 eSIM 业务分为一号双终端和独立号两种。一号双终端是指将智能手表等设备与手机关联,关联设备可实现通话功能,即为主号办一张虚拟副卡,该业务每月收费 10 元 。事实上,三大运营商此前均有该项服务,且收费均为 10 元 / 月,在 App 端即可线上办理,操作十分便捷,就像在手机上点几下外卖一样轻松。

eSIM 独立号业务即用户申请一个独立的虚拟号,不与原手机主号绑定。中国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详细介绍,手表 eSIM 独立号套餐每月费用 20 元,包含 100 分钟通话和 2G 流量 ,这个套餐对于经常使用手表进行通话和上网的用户来说,性价比相当高;平板 eSIM 独立号包年费用为 360 元 ,该套餐类似为平板办理一张上网卡,为平板用户提供了稳定且实惠的上网选择。


哪些设备能适配?

在设备适配方面,苹果官网明确显示,iPhone Air model A3518 型号支持办理 eSIM 。中国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特别提示,仅该机型的国行版本可办理 eSIM,这就像是给适配范围划了一个清晰的界限,只有国行版本的这款手机才能享受 eSIM 带来的便捷。

中国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用户办理 eSIM 业务可先查询终端设备是否有 eSIM 对应设置 ,就像在出发前检查装备是否齐全一样,确保设备具备适配 eSIM 的条件。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电信之前的 eSIM 业务已支持智能手表、车载设备等多终端 ,此次更是引入了手机端 eSIM 业务,大大拓展了其业务覆盖的设备范围;中国移动提供全体系 eSIM 产品支持,不仅涵盖手机这一核心通信设备,还扩展至智能手表、平板电脑、车载设备等多种形态 ,实现了跨终端、跨场景的无缝连接与协同工作,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各种设备紧密相连;中国联通自 2015 年启动技术研发,2018 年国内推出 eSIM 可穿戴业务,再到陆续获得物联网、笔记本与平板类业务许可,已累计适配终端 75 款 ,覆盖消费电子、工业互联、智慧出行等多类场景,其适配设备之广泛,足以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