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CEO :公司盈利很好,但依然要裁员


微软 CEO 纳德拉(Satya Nadella)的一份内部公开信,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科技行业在 AI 驱动下的残酷转型现实:即便是业绩蒸蒸日上的公司,也会掀起大规模裁员浪潮,而软件行业首当其冲地承受着这一冲击。

在这封为 9000 名员工裁员辩护的 1150 字备忘录中,纳德拉试图调和一个看似矛盾的现实 —— 公司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成功”,却仍要削减就业岗位。这一叙述框架,深刻反映出在 AI 时代,公司理论上可借助 AI 提升盈利能力,却无需雇佣那么多员工的严峻现实。


纳德拉在备忘录中反复提及 “忘却旧知识” 和 “学习新技能”,这一表述暗示着部分员工的技能已经过时,公司更倾向于雇用更少但更符合 AI 战略的专业人才。

这份备忘录的影响早已超越微软本身,它堪称整个软件行业的 “天气预报”。正如快速自动化改变了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也正面临着类似的变革冲击,当前的软件业务模式将成为 AI 冲击的主要承受者。

盈利性裁员成新常态


纳德拉在备忘录中写道:“从任何客观标准来看,微软都在蓬勃发展:我们的市场表现、战略定位和增长都指向上升趋势。我们在资本支出上的投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就是在一个没有特许价值的行业中成功的谜题。”

据相关报道,今年 7 月,微软对销售岗进行 9000 人的裁员,而这一举措恰好发生在一季度营收加速增长之后。公司今年累计裁员 1.5 万人,创下历史纪录,与此同时,AI 基础设施投入激增至 800 亿美元。

这段话试图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提供答案:一家 “比以往更成功” 的公司,为何要裁员?

放在传统行业中,这就如同医疗机构宣称 “我们赚了很多钱,但要裁掉护士,用机器替代她们”,又或者钢厂 CEO 表示 “我们当然在盈利,但由于智能制造的到来,要裁掉工人”。

而 “在没有特许价值的行业中成功的谜题” 这一表述,实际上是另一种为裁员行为合理化的手段。

纳德拉将当前的转变与 20 世纪 90 年代的 PC 革命相比较,这是经过精心算计的。此举既激发了人们对新技术的兴奋感和错失机会的恐惧感,又将重大技术变革需要付出人员伤亡代价这一观念常态化。


“学习” 口号下的技能淘汰

当纳德拉说 “我们想要实现的成功,将由我们经历这一困难的遗忘和学习过程的能力来定义” 时,他试图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当下的挑战转移到未来的可能性上。

然而,这种方法掩盖了一个严酷的现实:当下以及不久的将来,痛苦将是残酷的。

微软领导层实质上是在表达,他们裁员并非因为公司财务困难,而是因为这些员工不符合公司以 AI 为重点的战略。反复提到 “遗忘” 和 “学习”,暗示着某些员工的技能已经过时。

公司选择雇佣更少但拥有更相关专业知识的员工,而非投资于对现有员工的再培训。

当纳德拉使用 “学习” 这个词时,它并非鼓舞人心的话语,而是一种伪装成激励的警告。许多员工都将面临这一严酷的现实。


软件行业面临全面冲击

这份备忘录预示着整个技术行业的新现实。忠诚已成为一条单向街道:员工必须对公司保持忠诚,但科技公司只需要在他们认为必要的时候,向员工提供 “机会”。

新的行业规则正在形成:无论公司财务状况如何,裁员都将被用于战略定位;利润为投资转型提供了机会,而这有时就涉及到削减就业岗位;战略性裁员将不再与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挂钩。

据分析,盈利性裁员的常态化,可能成为硅谷向更广泛经济领域输出的下一个重大趋势。就像快速自动化改变了工业经济一样,软件行业将首当其冲地承受 AI 带来的冲击。

这正是纳德拉备忘录背后的真相 —— 它是一个即将到来的行业巨变的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