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半导体大企业英伟达明确展现出重视中国市场的姿态。该公司首次参展了7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最近还决定重启专门面向中国设计开发的人工智能(AI)用半导体芯片的供货。中国力争成为“AI强国”,但先进半导体的开发进展仍显迟缓,在吸引英伟达的同时也在加紧促进相关产业的振兴。
“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 让各国和各行业都有机会参与这一AI革命。”
在7月16日于北京开幕的链博会的开幕式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CEO)黄仁勋以DeepSeek(深度求索)、阿里巴巴集团、腾讯控股等中国企业为例,称赞了中国AI的发展。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中国链博会上发表演讲(7月16日,北京市,Reuters)
黄仁勋当天并未穿着标志性的皮夹克,而是换上了中国传统服装登台发言,营造出友好的氛围。关于此次博览会,他在演讲中特意用中文说道:“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创新的支持,并致力于共建繁荣未来”。
英伟达在会场内的展位展出了该公司销售的个人用小型AI计算机等产品。还公开了中国企业使用该公司的芯片制造的机器人以及驾驶辅助系统的控制设备等,并宣传称对中国的尖端技术提供了支撑。
该博览会在中国领导层的推动下于2023年首次举办。此次为第三届,吸引了来自中国国内外的650多家企业和团体参展,比2024年举办的上届博览会增加了约30家。海外企业的参展比例达到了迄今最高的35%。
尤其是来自美国的企业,参展数量比上届链博会增加了15%,在各国中数量最多。除了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的苹果和特斯拉之外,从事半导体业务的高通和美光科技等美国大企业往届也一直参展。在美国企业中,此次首次参展的英伟达在中国受到了非常高的关注和期待。
中央电视台(CCTV)连日报道了黄仁勋访华的消息。据报道,黄仁勋7月15日表示,中美应当彼此分享推动技术进步的想法,同时探讨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加安全。英伟达受到关注的背景在于该公司对中国而言越来越重要。
中国领导层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推动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美国调研公司国际商业战略(IBS)的数据显示,根据中国市场上中国企业的供应额计算出的半导体自给率从2015年的10%扩大到了2024年的33%,预计2028年将超过50%。IBS的首席执行官汉德尔·琼斯(Handel Jones)指出:“美国加强监管增强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韧性”。
不过,中国为了实现AI强国所需的尖端半导体的自给仍然滞后。琼斯提到,由于美国的监管“电路线宽在5纳米以下的尖端领域的(中国)活动减弱”。在AI用半导体方面,中国事实上仍依赖于全球市场份额领先的英伟达的产品。
对英伟达而言,抓住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也是一个挑战。美国特朗普政府为了抑制中国的尖端技术开发,4月将该公司为中国设计的AI芯片“H20”纳入出口管制。黄仁勋对美国政府进行了游说,提醒称如果该公司产品无法在中国市场使用,中国企业将加速AI半导体的自主开发。
中国政府也通过对全球份额领先的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来对抗美国。最后,在中美6月举行的关于贸易问题的部长级磋商中,两国政府达成了互相放宽出口限制的共识。美方重新允许H20对中国出口,这是黄仁勋在北京接连发言称赞中国AI的背景。
英伟达CEO黄仁勋接受媒体采访(7月16日,北京市)
7月16日在北京市内,黄仁勋还对媒体表示,希望把更先进的芯片引入中国。他透露,在此次访问期间还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进行了会面。
如果英伟达重启对中国的供货,将成为业绩提升的推动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将在充分利用该公司的产品的同时加快自主AI半导体的开发和供应链的构建。英伟达与中国的双赢关系将持续到何时仍存在不确定性。